紫外消毒燈應該如何使用
紫外消毒燈應該如何使用
紫外線消毒燈目前已被廣泛的應用在醫院,食品廠,水處理,飲料廠,物體表面消毒,消毒柜,學校,空氣處理等領域。
燈管安裝的數量
按國家衛生部頒布的《消毒技術規范》第3版第2分冊(醫院消毒規范)規定,室內懸吊式紫外線消毒燈安裝數量(30W紫外線燈,在垂直1m處輻射強度高于70μW/cm2)為平均每立方米不少于1.5W,并且要求分布均勻、吊裝高度距離地面1.8~2.2m,使得人的呼吸帶處于有效照射范圍。連續照射不少于30min,紫外線的輻射強度與輻射距離呈反比,懸掛太高,影響滅菌效果。如果是物體表面消毒,燈管距照射表面應以1m為宜,殺菌才有效。
防止紫外線輻射損傷
主要防止紫外線對眼睛、面部暴露皮膚的輻射損傷,不可直視燈管以防引起結膜炎。不得使紫外線光源直接照射到人,以防皮膚產生紅斑。紫外線可放出臭氧,臭氧過多可使人中毒,在有人工作環境中,臭氧的濃度不得超過0.3mg/m3。應在房間無人情況下進行紫外線照射。進行輻射強度監測時,用特制的輻射強度檢測工具尺,背對光源進行觀察,也可用普通玻璃或墨鏡作為防護面罩,防護鏡保護眼睛和面部皮膚。
環境溫度
環境溫度對紫外線輻射強度有一定的影響,溫度過高或過低都會使輻射強度降低,如溫度下降到4℃時,輻射強度則可下降65%~80%左右,嚴重影響殺菌效果。一般以室溫20~40℃為紫外線消毒的適宜溫度,在此溫度范圍內紫外線輻射的強度最大且穩定,能達到理想的消毒效果
燈管的輻射強度
紫外線輻射強度是影響消毒效果的最基本的因素,按照《消毒技術規范》規定的要求,新紫外線燈管輻射強度應大于100μW/cm2(距離1m處)為合格,正在使用中的燈管輻射強度最低應達到70μW/cm2暫可使用,但必須延長照射時間。依據紫外線照射劑量等于輻射強度乘以照射時間的公式可求出不同強度所需延長照射時間,亦可看出高強度短時間或低強度長時間均能獲得同樣的滅菌效果。若紫外線光源的強度低于40VW/cm2,則再延長照射時間也不能起到滿意的殺菌作用,即應停止使用。不要認為紫外線燈管只要亮著,就還有殺菌作用。
相對濕度
相對濕度高,紫外線輻射穿透細胞減少。有關文獻介紹,相對濕度在55%~60%時,紫外線對微生物的殺滅率最強,相對濕度在60%~70%以上時,微生物對紫外線的敏感率降低,相對濕度在80%以上甚至反而對微生物有激活作用,可使殺菌力下降30%~40%。剛剛濕拖地和擦桌面后立即進行紫外線消毒,會使室內濕度增大,影響消毒效果。因此,使用紫外線消毒時室內要保持清潔、干燥.
燈管定期保潔
紫外線燈管表面的灰塵和油垢,會阻礙紫外線的穿透,使用中應注意紫外線燈管的擦拭與保潔,新燈管使用前,可先用75%酒精棉球擦拭。使用過程中一般每2周擦拭一次。發現燈管表面有灰塵、油污時,應隨時擦拭,保持燈管的潔凈和透明,以免影響紫外線的穿透及輻射強度。